弹性原则
1.什么是弹性原则
所谓的弹性原则,是指管理方法、手段、措施都必须留有余地,保持一定的弹性,以适应客观事物发生的各种变化,有效的实现动态管理。
2.弹性管理的必要性
弹性管理思想建立在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和动态原理的基础上,强调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强调发挥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管理的动态性。弹性管理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管理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但是弹性管理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害。
3.弹性管理的注意事项
(1)坚持刚柔并济。推行弹性管理不是弱化刚性管理,弹性管理要成为刚性管理的润滑剂,目的是避免和缓解管理活动中出现突发性事件带来的危害。实行刚性管理是进行弹性管理的前提,而弹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应变措施,两者应该互为补充。
(2)严格区别消极弹性和积极弹性。消极弹性的根本特点是把留有余地当做“留一手”,计划指标订得比较低,资源利用标准低。积极弹性是充分发挥人的智慧,进行科学预测,不仅在关键环节上保持可调节性,而且预先准备各种可供选用的调节方案,根据对事态发展趋势的分析做好预防措施。
(3)注意实施弹性管理的条件。实施弹性管理必须有良好的软硬环境的支撑。首先,人的素质是能否实施弹性工作制的重要因素;第二,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避免员工们各自形成“知识孤岛”;第三,实施弹性工作制应有良好的物质基础设施支撑,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是员工交流知识、分享知识的重要工具;第四,实施弹性工作制也与工作性质相关,一般来讲应该是知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可按照一定的分工使之有相对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