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清查的概念及意义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企事业单位通过对本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库存现金的实地盘点,以及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进行核对,以查明某一时点的实际结存数与账面余额数是否相符的核算方法。
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会计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记录环节出现差错,或者财产物资管理疏漏,或者财产物资出现意外损失等原因,导致账实不符。企事业单位要保证会计核算的客观、真实、准确,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加强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必须建立清查制度,对资产和权益进行深人、细致、周全的清查核对。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是会计核算方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方面。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1.通过财产清查,查明资产、权益的实际结存情况,并与账面余额核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如果查明账实不符,应该及时按照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进行账项调整,查找盈亏的原因和责任归属,保证会计资料的客观和真实。
2.通过对财产清查,查明财产物资在保管、保存过程中,有无短缺、毁损、霉变、失窃、贪污等现象,保证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对清查出来的问题要查明原因,并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通过财产清查,及时了解掌握财产物资的储备和利用情况,及时采取应对的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财产物资的利用效果和管理水平。
3.通过财产清查,查明在债权、债务的结算活动中的长期拖欠或不合理情况,查明应交税费是否及时足额上缴,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及时做好资金的偿还与收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