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含义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金融危机”( financial crisis)词条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撰写的。他指出:金融危机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一-短 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一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的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而金融繁荣或景气的特征则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上涨而大量抛出货币,购置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①这个定义揭示了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在一个较短时间内急剧恶化,且这种恶化是超周期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明斯基(Mishkin)教授则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把金融危机定义为:金融危机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得如此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以至于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把资金传送到最有生产率的投资机会中去的情形.2(二)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1.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 节都渗透着债权债务 关系:首先,家庭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信用。一方面个人通过银行存款或购买企业和政府的债券而成为银行、企业和政府的债权人,另方面也通过消费信贷分期付款等方式成为银行或企业的债务人。其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信用。在现代经济中,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信用活动来保障生产的连续性或扩大再生产,最后,政府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信用。从当代政府的财政预算来看,国债的发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筹措资金的主要手段,面且,政府也常常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与银行和企业打交道。所以,市场经济是一种渗透着债权与债务关系的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充分必要条件。
2.经济运行中孕育着金融危机
随着时代的发腰,经济活动中包含着越来服多的你用活动和金融活动,在经济您机前的累来时期、生产的高限引起信用的扩张。生产业信的手用。向如复行有价证券,利用银行贷款等把生产尽最地扩大,如果供给和需求急期失街,就会促成危机的爆发。当大量的商品积乐不能销售,商品价格猛烈下降,信用就会发生动据。过去的债务要立则用现款来情还,大批的金业因无法偿还债务面破产倒闭,进而又通过资金链导致连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繁荣时期的生产企业越是依赖于银行借贷来融资,这种信用的危机就会越加严重。此外,繁荣时期的价格上升和利润增长极大地刺激了个人和企业进行商品和有价证养的投机,从而使信用的膨胀大大超过真实的经济基础,而形成大量的经济泡沫。这些信用扩张和投机活动盛行的泡沫最终是要破灭的,因此引致了金融危机,进而发生全面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后期,商品急剧跌价,大批企业倒闭,生产收缩,信用收缩,一部分以前的债务被强制清理.新的债务也因信用的收缩而大大减少。这就使信用的规模和它所依赖的真实生产基础达到一种重新适应的过程。因此头信用的角度来看,经济周期直接就表现为金融周期,经济危机也直接表现为金融危机。
3.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先导和主要表现形式
从经济危机的演化史来看,金融危机总是先于经济危机而爆发。这是因为金融资产比产业资产更具有市场敏感性的特点造成的。其市场敏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更强。因为金融资产属于虚报经济,比实物资产更便于交割和买卖,具有更高的市场流动性。第二,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性强。因为金融资产与它所代表的实物资产分离了,因此它更容易受到市场心理的影响。一定的实物资产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市场预期的急剧变化,并对金融资产价格产生倍数的影响。
总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活动的大,现代社会的经济危机通常就是以货币、借贷国际收支、资本等表现出来的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