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函授《经济学》学习课程-其他一些新的显示方法

院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发布时间:2020-04-29 08:41:25

    其他一些新的显示方法

    偏好显示难题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焦点之一。这是因为,理性经济人在参与公共决策时,所显示的偏好强度并不一定真实。常出现的情况是,为了使有利于己的议案获得通过,故意夸大其真实偏好反之,为了防止于已不利的议案通过,则又故意隐瞒其偏好强度。为了克服偏好显示难题所带来的低投票效率等缺陷,公共选择理论家又在全体- 致和多数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

    (一)加权投票规则

    加权投票规则是对一一人一票的投票分配做了适当的修改,以满足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差别而提出的一种投票规则。 其基本特点是,根据利益差别将参与成员进行“重要性”程度的分类,然后按照这种分类分配选票,相对重要者拥有的票数较多,反之,则较少。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多数规则选择方案,其选票是实际赞成票数的多少,而不是实际参与人数的多少。

    加权投票规则承认了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差别,因此,在实际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典型的例子是过去由九国组成的欧共体对某些事务的决定方法。英国、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各持10票,比利时与荷兰各持5票,丹麦和爱尔兰则分别拥有3票,卢森堡仅有1票。此时,总票数是57票而不是9票,如果采用多数规则通过,所需的票数应是38票以上。另外,世界各国在世界银行中的发言权也不是按照一人- 票制的投票规则,很多时候,它依据的是各国所提供财政援助的份额的大小,并以此来分配不同比例的选票。

    总之,简单的一人一票的投票规则虽然强调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权利看起来似乎很公平,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各参与主体与即将做出的决策的利害关系不同,甚至差别很大,此时,再实行一人一- 票制,就有失公平了。加权投票规则恰巧弥补了这一缺陷。

    (二)否决投票规则

    否决投票的方法是由丹尼斯,穆勒(Dennis Mueller)最先提出的。此方法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参与投票的每个人都提出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加以汇总:其次,每个成员再从汇总后的方案中否决掉对自己最不利的一个方案,其中,各个成员的投票次序可以随意确定,这样,经过每个成员的逐-否决,最后剩下的没有被否决掉的方案就是全体成员最终所做出的集体选择结果。

    可见,此方法隐含的前提是,各个投票者对其他众多提案只有一来否决票,并且这些投票者都要对其所做的提案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参与者那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偏好,同时又有权否决最坏的议案,因此,不仅促进了参与着之间的互相沟通及各自真实偏好的表达而且,由于最后获性的议案所含的效益最大,将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与其他投票方法相比,否决投票规则也有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它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对这一问题都有兴趣,并且利益相关;另方面,随着投票人数的增加,所耗费的效率也会增加,即做出一项决策会花费很大的成本。

    (三)征税投票规则

    征税投票规则,又称为收费投票制,指的是在选举时设定对每个投票人征收一定的税收或费用,促使他们在投票决定公共产品需求量时所显示的偏好为真实的,从而最终抉择出偏好强度最大的议案。

    该规则的具体做法是:对每个投票人的偏好进行考察和比较,看他的存在对投票结果是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有影响,就向他征税,该税应等于不同议案给他人所带来的预期净效益的差额;反之,如没有影响,就不征税。如此一来,就可有效地防止投票人的偏好表示虎假情况。原因很明显,如果显示的偏好高于实际偏好,投票人就可能招致议案通过后实际所获效益不能弥补税收的风险;如果显示的偏好过低,则又有议案被否决后所受损失高于税收的风险。此时,每一位投票人都会在一 定税价下表达出 自己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从而使所通过的议案达到帕累托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