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函授《文学概论》学习课程-小说的基本特征

院校: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21-03-04 11:03:40

    小说的基本特征

    传统文学理论教材中,小说的基本特征几乎都讲了这样三点:多方面地刻画人物形象,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并把人物、情节和环境称为小说的三要素。这是对小说最基本特征的概括,符合小说的实际,我们不再阐述。这里只想结合小说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论述以下两点:

    (一)情节虚构的合理性

    小说一诞生,就显示出自己特有的虚构性特点,无论最初的神话传说,还是最早对小说的理论认识,都突出地显示了这一点。 然而,读者明知小说展示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可是为什么那样如痴如醉地被吸引呢?原因就在于这种虚构的合理性。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关于“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与“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也死了”的比较,可以说是对情节虚构合理性之“理”的一种阐述:遵循逻辑之理。而欧洲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对小说的理解,则进步深刻地揭示了小说情节虚构之理“就是去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具体存在”,亦即人的“生命世界”。他认为,小说不研究现实这种既成事实,而是研究一种尚未实现既而即将实现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小说情节虚构的合理,不在于是否符合现实的既定事实,而在于是否对于个人命运具有决定意义。

    其实,回想一下我们读过的小说,那些优秀的作品,其情节的构成何不是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的呢?而有的作品一味追求故事的离奇,忘记了与人物命运的关系,尽管可以轰动一时,但不能在文学史上久传。

    (二)文体运作的自由灵活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数小说的文体运作方式最为自由灵活。它既可以用诗的文体来写“诗体小说”,用散文的文体作“散文体小说”,用戏剧文学的文体写“戏剧式小说”,又可以在小说中直接插人诗歌、散文、日记等多种样式的作品,甚至写成“日记体”“书信体”“辞典式”的小说。同时,小说叙述视点的多样变化,也是直接影响其文体运作呈现自由灵活的重要原因。

    若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体裁,大概没有哪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能够像小说这样自由灵活地进行文体创造。因而,韦勒克、沃伦认为,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趋于成熟之后,“作品中还仍然存在着诸如书信、日记、游记(或‘假想旅行记')、 回忆录、17 世纪式的‘人物描写’、小品文以及舞台喜剧、史诗和传奇等‘简单类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