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职工大学函授《国际结算》学习课程-国际结算的历史发展过程

院校:通化职工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20 11:25:51

    国际结算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从现金结算发展到非现金结算

    早期商人用金、银等货币来支付货款,清偿债务。这种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如需运输、支付运费和保费、清点不便,还要识别真伪、负担风险和耽搁时间等。在交易量少时,该方式尚可应付,但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就需要有新的结算方式来替代。

    公元11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品贸易已有相当规模,商人开始用“字据"代替现金。16-17世纪,由字据发展起来的票据已在欧洲大陆广泛使用,票据代替了现金行使结算的功能。

    (二)从商品买卖发展到单据买卖

    原始的结算方式是现金交货方式。卖方一手交货,买方一手付款,货款同时两清。随着海上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委托其将货物运至买方,承运人将货物收据交给卖方,卖方将货物收据转寄买方,由买方向承运人取货。这样,货物收据逐渐演变为海运提单,具备了货物收据、运输契约和物权单据的作用。结算方式由交货付款转变为凭单付款,卖方交出单据代表交出货物,买方付款赎回单据代表赎回货物。国际结算完全以单据为依据,实行单据和付款对流的原则。

    (三)从买卖双方直接结算发展到买卖通过银行结算

    买卖双方直接结算方式不适合国际贸易的客观情况。因为买卖双方位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贸易习惯,使用不同的货币,外汇管理制度存在差异,办理面对面现金交货的直接结算有较大的困难,而委托银行办理结算较为便利。

    (1)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2)银行通过买卖转移不同货币、不同金额、不同支付时间的各种外汇凭证,把各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算转变为各国经营国际结算业务的不同银行间的结算,可以使数以万亿计的国际债权债务集中到商人的存款账户上,最大限度地进行国际非现金结算。

    (3)交易双方通过银行结算,不仅可以了结债权债务,还可得到银行资金融通。

    (4)银行的国际性机构、全球网络及现代化通信设施能为客户办理各种服务。

    正是由于银行结算的诸多优势,买卖双方直接结算最终发展为买卖通过银行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