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天津财经大学函授《国有资产管理》学习课程-社会目标

院校: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21-04-20 09:52:09

    社会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的社会目标,是指国有资产管理要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安定和社会公平的预期目的。

    (一)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是指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学技术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相适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实现社会进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为:加强国有资产在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管理,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改善人民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有助于优化社会事业结构,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避免浪费,提高国有资产的社会效益。

    (二)社会安定

    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其基本内涵是保证国民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平等的就业机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于促进社会安定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证国民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基本的生存条件:国家资本金的投入以及政府投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开发利用,也会容纳更多的劳动力,从而有助于社会安定。

    (三)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公平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以及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的加快,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产生了多样化的利益需求,社会关系更为复杂,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出现新情况。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于促进社会公平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国有资本投人促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国有资本投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公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