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都是有一定的目标性的,之所以要进行策划,就是为了完成这样一个目标,策划的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的。在策划活动中目标主导原则是十分重要和突出的,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在选择目标、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而采取一些行动时,就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
当策划活动遇到复杂的目标系统的时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把策划活动分为总的目标、具体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等。那么我们现在所处的市场经济时代,在目标系统中对于经济效应实现和经济目标的设定显得尤为突出。经济策划可以说摆在了首要的位置,文化策划、政治策划、军事策划都离不开经济筑划。
可案例1-7 刀郎的“街头走红”案例 2004年国内流行音乐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叫刀郎的人。在当时,似乎一夜之间,他红遍了整个中国。他的成名也成为目标主导原则的典范,将刀郎作为一种市场的产物,明确定位在中国内地大量的二、三线城市的青乐市场,使大众阶层成为他的主要目标群。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刀郎的第一张个人专辑(202年的第一场雪》销量高达270万张,这个数字相当于9个状态最好的刘欢或者刘德华,期峰时期的他们,单碟唱片总销量不过区区30万张,而《2002年的第一场雪》上市15天后,仅内地的销量就超出了这个数字,刚刚在香港发行时,一出手就夺得香港地区当月的唱片销量冠军。
2004年的元旦前夜,作为力所的第一张个人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全国总经销一广东大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限下心与刀签下了保底数5万张的销售合同;但当刀郎的第二张专辑《喀什噶尔胡杨》准各推出时,大圣公司给出的保底数破天荒地高达500万张,翻了100倍。
2004年1月、当刀郎的第二张专辑《喀什噶尔胡杨》还在后期制作时,订单已经像雪片一般飞来,仅中国内地就已超过了500万张,而这个订单数还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其他销售目的地。
以上数据都说明了刀邮案例的成功。
[案例分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刀郎的成功离不开歌曲的定位,这就是为大众阶层所喜闻乐见,代表他们的血肉筋脉,而这正是与近年来洋化歌曲和精英歌曲最大的不同。
刀郎以独特的音乐风格一阳刚、粗犷、质朴,深入民间,从日常生活中吸取营养的歌词,反映和体现了大众阶层的内心生活,成为丰富他们生活的精神食粮,而实际上,对音乐的需求,大众阶层和精英阶层一样旺盛。而这一市场近年来的音乐缺失,成 为刀郎走红中国的核心所在。在刀郎的音乐里,人们发现音乐原来可以如此接近生活。
而这也正符合了时下人们对于自然的回归心理。
其次,低价格和双渠道策略助力发行。有媒体认为,刀郎迅速走红与其用盗版产品带动正版销售是分不开的。一位营销界专家这样解释刀郎 “用盗版唱片带动正版销售”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类似于传统产品市场上通过大规模促销来启动市场的策略,不富要太多的广告传播,仅仅靠低价的促销就可以快速启动市场,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当然,其前提就是商品本身的品质要过硬,刀郎的成功是唱片界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对抗盗版的胜利。无论是他们前期的保密工 作,还是后来的低价入市,直到正版渠道和盗版渠道同时发行,一步步地把猖很一时的盗版商挤出了市场。
在制作之初,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不错,歌曲推出之时,发行方通过低价策略来打击盗版市场。当正版市场和盗版市场的价格相差无几时,对于盗版商来说,实际上 已经无利可图了。
进一步,发行方还通过与各地发行商的合作,采取利用盗版渠道来推销刀郎正版唱片的特殊方式,进一步打击和挤压盗版商。在全国各地,刀郎的正版唱片不但会放到新华书店及各大正版音像店的货架上销售,同时也通过盗版的发行网络,批发到各地的直版零售店中。事实上,即使你在卖盗版的地方看到有刀郎的唱片,那也是正版的。这种“双管齐下”的发行方式,在国内十分少见,但其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十分深远而独一无二的,不仅迅速挤占了盗版商的销传通路,也有力地打击了盗版。过去,音像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只有走红的唱片才会有盗版,而且正版唱片越火,直版越猖獗。而刀郎田队通过借道监版果道,迅速打入了监版终端市场,一时间,监版市,场上到处都有刀郎的歌曲在播放,十分火爆,这种现象进一步从盗版市场蔓廷到了正版市场。无形中,庞大的盗版市场的销售网络为刀郎的唱片做了免费的终端宣传,进一步带动了刀郎音乐从南方火到了北方,最终走红全国。
同时,策划的目标主导原则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方面要注意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有时候为了长远的利益不得不牺牲眼前的利益,而策划正是重视对长远利益的谋求:另一方面是注意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矛盾问题,总目标是应该一直坚持的,而具体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整个策划方案的制定中,目标主导原则是十分重要的,目标是策划方案的“指南针”,而策划方案是实现目标的理论构架,许多事例都能看到策划中目标主导原则的重要性。比如,英特尔公司在策划发展战略时,果断决策核心业务的大转移,由原来生产计算机的储存条,转为生产计算机的核心处理器,目标明确,就坚定地实施以生产CPU为核心业务的战略。英特尔不像其他公司什么都生产,它努力的方向是不断地使自己的CPU实行自我淘汰,尽管该公司现行的CPU在同业中仍是最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