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成考函授《现代企业管理》学习课程—质量改进的概念

院校:青岛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2-23 13:24:24


    质量改进的概念

    1.质量改进概述

    ISO 9000:2000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最要求的能力。质量管理活动可划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维持现有的质量,其方法是“质量控制”;另一类是改进目前的  质量,其方法是主动采取措施,使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突破性的提高,即“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Quliy mprovemen)是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提商活动和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措施,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向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最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2.质量改进的内容

    美国质址管理学家朱兰认为:质量改进是使效果达到前所来有的水平的突破过程。由此可见,质量改进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质量改进的对象。

    它包括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及与它有关的工作质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前者如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实物的质量,饭店的输出服务质量等;后者如企业中供应部门的工作质量,车间计划调皮部门的工作质量等,因此,质量改进的对象是全面质量管现中所叙述的"广义质最”概念。

    (2)质最改进的效果在于“突破”。

    质量改进的最终效果是核照比原计划目标商得多的质量水平进行工作,如此工作必然得到比原来目标高得多的产品质量。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效果不一样,但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控制意味着维持其质量水平,改进的效果则是突破或提高,可见,质量控制是面对”今天”的要求,而质量改进是为了“明天”的需要。

    (3)质最改进是一个变革的过程。

    质量改进是一个变革和突破的过程,该过程也必然遵循PDCA 循环的规律。由于时代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为立足于时代,质量改进也必然是“永无止境”的。国外质量专家认为;永不满足则兴,裹足不前则衰。

    此外,还要深刻理解“变革”的含义。变革就是要改变现状,改变现状就必然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这个阻力来自技术和文化两个方面。因此,了解并消除这些阻力,是质量改进的先决条件。

    (4)偶发性缺陷与长期性缺陷。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既要及时排除产品的质量缺陷,又要保证产品质量的继续提高。能陷是质最管理的主要对象,缺陷是指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即指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偏离了预期的使用要求。一般情况下,质量缺陷分为偶发性质量缺陷和长期性质量缺陷两种类型。

    ①偶发性质址缺陷是指产品质量突然恶化所造成的缺陷。

    它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系统偏差所造成的。由于偶然性质量缺陷影响生产的进展,因此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使生产恢复正常。这类似产品质最的“急性病”,采取对策的方式是“救火式”,其目的仅局限于“恢复常态”。

    ②长期性质量缺陷是指产品质量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所造成的缺陷。它是生产过程中随机偏差综合影响所造成的。人们虽然对它有所察觉,但习以为常,缺乏采取措施的紧迫感。例如,某车间不合格品率由 15%下降到4%,并长期停滞在该水平上,人们认为4%的不合格品率是天经地义之事,从而不思改进。长期性质量缺陷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高于偶发性质量缺陷,长期性质量缺陷类似产品质量的“慢性病”,对其果取的对策是“质最突破”方式,其目的是“层次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