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筷子的正确使用
筷子是中餐中必不可少的餐具,它综合了西餐中的好几种餐具的作用。使用筷子时应对一些细节加以注意。拿筷子的姿势;正确的拿筷子姿势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指头夹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无名指按住另外一根筷子,小指自然弯曲托在无名指上。最靠下的指尖到筷子头的距离要超过筷子长度的1/2。
用筷十五忌:古人总结出了使用筷子的十五种忌讳。
疑筷:举着筷子犹豫不定,不知夹什么菜;
架筷:左边的客人夹右边的菜,右边的客人同时夹左边的菜,两人筷子或手臂交叉;
脏筷: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
指筷:拿筷子指人或用尖锐的物体指向别人都是不礼貌的;
抢筷: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到了一起;
刺筷:把筷子当叉子用,扎进食物中取菜;
别筷:拿筷子当西餐刀使用,撕扯肉类食物;
吸筷:筷子上有汤汁时嘬吸筷子;泪筷:夹菜时不干净,筷子上挂汤淋了一桌;
供筷:筷子插在饭菜上,这让食物变成了供奉给逝者的供品;
拉筷:正嚼着的东西拿筷子往外撕,或者把筷子当牙签;
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就去夹别的菜;
连筷:同一道菜连夹3次以上;
斜筷:用筷子夹离自己很远的菜,或者斜着伸筷够菜;
分筷:摆筷子,两根筷子放在餐具两边,意味着这顿饭是绝交饭。此外,还要注意的细节有:
筷子必须成双成对地使用,不可以只用单根。使用筷子取菜、用餐时,不要把筷子含在嘴里,不要舔筷子上的食物。暂时不用筷子时,要把筷子放在筷子座上,不要横跨于碗、盘上。席间,与人谈话时,应放下筷子;不要用筷子敲击碗、盘或在空中挥舞等。
(二)杯子的使用礼仪
一般不要将水杯里的饮料一饮而尽,也不要把杯子倒扣在桌子上。与人干杯时,不可用力过大致使杯中的饮料荡出。在干杯时,自己的杯沿低于长者的或地位高者的杯沿,以示尊敬。在往水杯里斟酒、倒茶时,东西方的习俗有所不同。国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而西方人的习惯是“酒满欺人,茶满敬人”。
(三)勺子的使用
勺子主要用来盛取流质食物,如汤、羹,它也可以作为筷子的辅助餐具。使用勺子取食时,不要过满;必要时,要在原地“停留”一下,再将食物慢慢移向自己食用。食用勺子中的食物时,不要将整个句子塞入口中,或反复吸吮;当食物很烫时,尽量不要吹,更不要再倒回去。暂时不用勺子时,要把勺子放在自己的盘子或碗里,不要放在餐桌上,更不要“直立”在食物上。
(四)碗的使用
中餐的碗是用来盛取主食和汤的。使用碗时,不宜端起碗进食,双手端碗尤为不雅;食用碗内食物,要用筷子、勺子辅助,不可吸食。碗内剩余食物,不可倒入口中,更不可用舌头舔食。暂时不用的碗,不要用来盛放其他东西,绝对不可倒扣在桌子上。
(五)盘子的使用
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现在,公共就餐场所,食碟的使用更广泛,更应该注意它的使用规范。使用食碟进餐时,一次取放的菜肴不要过多;不要将多种菜肴混放在一起;不要将菜渣、骨、刺等与未吃完的菜肴交错,搞得“杯盘狼藉”,影响别人就餐视觉。如果食碟放满了,可以让服务员换一个。
(六)湿毛巾的使用
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餐厅会为每位用餐者递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不能擦脸、抹汗。擦手后,应该将湿毛巾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
(七)牙签的使用
尽量不要当众剔牙,如果非剔不可,要用左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东西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更不要用牙签来扎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