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黑龙江工程学院成考函授《市场营销策划》学习课程—影响定价策划的因素

院校:黑龙江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2-27 11:35:09


    影响定价策划的因素

    进行定价策划,必须考虑彤响定价策划的各种因素。影响定价策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商品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竞争状况、货币价值与纸币流通量、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等。

    1.商品成本

    企业在定价策划中,首先考虑的是商品成本,这是因为成本与价格关系密切。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成本是构成商品价格的主体。从商品价格构成一般情况来看,工业品成本约占价格构成的70%~80%,农产品成本品种差异较大,约占价格构成的50%-90%。不管具体情况如何,成本在价格构成中都占很大比亚。由此可见,成本是商品价格构成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

    (2)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进行定价策划时必须以成本为最低经济界限,这是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定价大于成本,企业就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因此定价必须考虑补偿成本。

    (3)价格水平的变化与成本变动密切相关。因为成本是构成商品价格的主体,所占比重最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成本与价格的变动成正比例关系,即成本上升,价格就上涨;成本下降,价格也就有下降的趋势;成本稳定,价格也相对稳定商品成本,包括商品进货价、进货费用、储存费用和销售费用。

    进货价是企业购进商品时的进货价格,是商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货费用包括采购费用、运杂费、包装费;储存费用包括保管费、利息及商品损耗;销售费用指为销售商品而追加的一切物质费用和人工报酬的总和。

    商品定价随着成本高低而升降,因此,降低成本,可以使企业争取到极大的回旋余地和主动权。

    2.市场状况

    (1)市场商品供求状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受商品供求变化的影响而波动,同时,价格的高低也会引起供求的变化。价格与市场供求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的主要内容,其中商品供给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商品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供求关系是指市场提供的商品总量与市场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之间的对比。具体地讲,当商品价格升高时,就会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市场供应量;反之,就会诚少市场供应量。同样,商品价格的高低,也会引起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越低,需求屁越多;反之,需求量就会城少。市场供水关系的变化、同样影响价格变动。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是要上升,以抑制消费,增加生产;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要下降,以刺激消费,抑制生产。所以,在价格的形成中必须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2)价格需求弹性。价格需求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做出的反应程度,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衡量。因需求量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呈相反方向,需求弹性系数即为负数,一般以其绝对值加以研究。不同的商品,价格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大体有5种类型:

    ①Ed=0,即无论价格发生何种变化,需求量不会改变,称为需求完全无弹性;

    ②0<E,<1, 价格的变动率大于需求的变动率,称为需求缺乏弹性;

    ③E,1,价格变动能导致需求同幅度变动,称为需求单一弹性;

    ④E,>l,价格变动能引起需求更大幅度的变动,称为需求富有弹性;

    ⑤E,=如任何微小的价格变动都能引起需求的极大变动,称之为需求完全弹性;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研究的是E,<、E,=、E>这3种情况。

    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们对商品的必需程度,替代品的多少,商品价值的高低,商品使用寿命的长短,消费普及程度的高低,挑选性的强弱,需求的迫切程度等。对无价格弹性的商品降价,对企业无益。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价格一经调整,即会引起市场需求的较大变动,所以降价较为有利。

    3.市场竞争状况

    市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也是竞争的主要形式。价格受市场竞争的影响而上下波动,价格与市场竞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市场竞争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水平的一般条件。当供给增大,需求小于供给时,产品出现积压,生产者竞相出售,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消费者竞相购买、生产者就会提高价格。在进行定价策划时,都应考虑竞争对手的价格情况,力求定出对竞争较为有利的价格。

    一般来说,如商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可以适当采取高价策略;反之,则应采取低价策略。 

    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克服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因此,政府干预和调节则成为必然的选择。国家经济政策对价 格形成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国家政策对价格形成的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国家对商品价格的直接管理,即直接定价来实现的。

    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资源稀缺、自然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以及其他不适宜竞争的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属于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政府是价格形成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的商品和劳务价值都是由企业或个人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国家不直接干预企业商品价格的制定,而是通过实施间接影响来进行:干预。企业定价的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有意扶持或有意限制一些行业,从而达到干预这些行业价格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干预措施是政府管理经济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5.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日益发展,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企业价格形成的影响也日益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国内企业价格形成。目前,我国许多商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企业的价格必然要逐步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

    (2)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会对企业价格形成带来重大影响。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各国对世界经济依赖程度增强,国内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程度和范围也会加深和扩大。

    因此,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动,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都会向国内传导,使企业价格形成受到影响。

    企业定价策划,除了考虑以上几个因素之外,还要考虑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背后,都受到消费者心理支配,如消费者求廉求实惠心理、追求新潮时尚的心理、炫耀性心理、从众心理等。因此,企业定价策划时,必须适应消费者心理,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