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浙江成考函授《市场营销策划》学习课程—物流系统的设计

院校:浙江成考 发布时间:2025-02-28 11:44:23


    物流系统的设计

    策划物流系统时,必须有效地利用数据。具体说,就是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的货物量作为一贯流动的物流量来看待,依靠缩短其路线,以及作业的合理化、现代化等手段,来谋求降低总成本。

    (一)仓库系统的设计

    仓库系统的设计包括仓库选址、数量和类型。

    1.仓库选址

    选择仓库地址时主要考虑仓库位置与每个顾客的间距,及其所需运输总量。既要方便及时地给每个顾客运送货物,又要设法使运费降到最低。

    2.仓库数量

    生产企业的仓库数量多,分散于各地,可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供货要求,可降低运输费用。但仓库多,支付的租赁费、仓库设施的投资费用也大。所以,决定仓库数量时,应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3.仓库类型

    首先考虑是自建还是租赁。自建仓岸可更适合本企业的特点需要,但建库投资较大。租赁仓库不需投资,支付租金,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增喊,较为灵活,但不一定完全适合企业的特点需要。其次考虑仓库的类型、规模。单层仓库可降低搬运费,但地基面积大,土地投资费较高。多层仓库的搬运费较高,但土地投资较低。生产企业在进行企业仓储决策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由计算机控制的简捷而自动化的仓储系统将逐渐代替以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为主的仓储形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大公司已实现了合储自动化。

    (二)运输系统的设计

    在运输系统的设计中,必须根据产品和市场情况,在湖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以最低  的成本将产品及时、准确、安全地运往目的地。

    目前所使用的运输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快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各种  运输方式在运输速度、成本、便利性、运教能力等方面的比较。

    由于不同运输方式受各自所要求的条件的限制,所以,一般只靠一种运输方式很难完成产品的运输任务。因此,在实际的运输方式选择中,多为两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结合使用。如使用铁路和公路联运,水路和公路联运,或水路、铁路、公路联运等。集装箱技术的发展,也为不同运输方式的联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库存系统设计

    企业在库存设计中,一般是从增加存货造成的成本增加和因存货增加可能增加的销售额和利润额两方面综合考虑。企业的库存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订货点,二是确定订货量的大小订货点是指重新开始订货时的存货水平。即当库存量减少到这一水平时,就必须重新订货,以补充库存。在决定订货点时,还应考虑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因此,通常实际订货点比理论订货点要稍高些,以保证有一个安全库存量,保证不因库存量的不足而造成交货延误。但是,也不能为追求安全库存量而无限制地提高订货点。因为提高订货点,就意味着提高存货成本。因此,订货点的确定仍是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权衡来决定的。

    在订货点的确定中,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的长短,二是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对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一般是比较容易确定的,而对于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则需要认真进行市场研究才能确定。

    (四)配送系统的设计  配送系统,也称配送中心、购物中心,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经营设施。配送系统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向题:

    1.配送模式的定位

    目前,我国大致有四种模式;第一,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即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一一配送。它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场(店)供货和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典型的就是连锁企业的配送。第二 ,单项服务外包型配送模式。主要是由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实施设备(库存、站台、车辆等)、专业经验及技能的批发、储运或其他物流业务经背企业,利用自身业务优势,承担其他生产性企业在该区域内为市场开拓、产品营销而开展的纯服务性的配送。第三,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

    即通过与上家(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与下家(零售店铺)形成较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将生产、加工企业的商品或信息进行统一组合、处理后,将客户订单的要求,配送到店铺。第四,共同配送模式。即配送经营企业间为实现整体的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协议关系。美国的“沃尔玛”、日本的“8-1”等公司的商品配送业务大多都是委托社会物流企业承担,或与专业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社会物流企业合作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例如,麦当劳公司所拥有的当今零售市场中最复杂、最先进的配销系统也是由专业化配销公司代理的。麦当劳所用的东西,从可口可乐到洗手液,从薯条到牛肉都由配送中心负责,使麦当劳公司与供应商、配送代理商真正建立了共存共荣的关系。

    2.配送中心的设置

    配送中心主要有采购、配送和其他辅助功能。

    下面以典型的商业系统配送中心一一连锁店配送中心为例,阐述策划配送中心的设计及流程。

    第一,首先考虑的是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和配置数量。日本家庭连锁店的物流半径确定为30千米,也就是说,各连锁分店可在30千米以内的配送中心进货。在半径30千米的圈内,设70个店铺,一个配送中心。每个配送中心有4-5辆车根据总部的送货单送货,一辆车一次可为10-15个店铺送货,若装车合理,送货则更方便,经济效益可得以充分体现。

    第二,必须配备必要的现代化设施。配送中心和各分店都应具有总店提供的计算机终端,实现电脑网络化。通过现代化电脑网络的POS、EOS等系统,不但可提高订货与收货的精确性,提高销售能力,降低库存,节省人力,还可以及时收集、掌握各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决策。

    第三,为实现配货的自动化,配送中心还必须普遍建立条形码自动扫描系统。运用条形码,就可利用电脑控制进行配货、检验等工作。配送中心一般设有采购部、储运部、开发部、计划部等专门组织协调和管理,全权组织进货,负责商品的统一定价,办理发货业务,组织店内资金的合理使用,制订并实施职工培训计划,组织各项业务指标的落实,负责发展主营店的前期准备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