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选择、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

院校:武汉大学 发布时间:2025-03-01 14:10:47


    选择、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

    1.选择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如何用有限的但有多种用途的物品去 满足无限的但有轻重缓急之分的人的欲望呢?这就是人类经济生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种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中产生了选择问题,即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物品和服务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它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

    ②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

    ③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

    ④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些欲望来满足另一些欲望。

    为此,微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

    ①生产什么;

    ②如何生产;

    ③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由此可见,选择是把满足欲望的目标与达到目标付出的代价联系起来权衡比较。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在面临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条件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而配置资源的选择行为,探讨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原则,或者说选择的一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也可称为“选择比较经济学”。

    选择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乃至社会经济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个家庭必须要考虑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去做什么,同时每个人又能得到什么,如每天早上起床后你是选择梦特娇牌子的上衣,还是登蒋路牌子的T恤;早餐后是邀朋友去逛书店,还是去学校.每天你所遇到的这些需要抉择的问题,都是让你进行资源分配的经济活动。和家庭一样,一个社会同样也面临着许多决策,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将要做哪些工作及谁该去做这些工作。社会需要一些人种田、一些人经商、一些人做教师、一些人做学生。当社会分配人们去做各种工作时,还应该分配给他们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量。

    2.机会成本

    “有得必有失”,通常而言,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这被放弃的东西(物品或劳务)的价值;经济学家称为机会成本。它是直接由选择问题引申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所以有的经济学家把机会成本称为“选择成本”。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物品是个定量,这意味着,为了进行这种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别种产品的生产。例如,我们把一块土地用作高尔夫球场时,必须放弃这块土地所能生产的粮食,为修建高尔夫球场所放弃的粮食就是做出修建高尔夫球场这项选择的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如果一项资源可以用于多种用途,那么该资源被用于某一种特定用途的机会成本是由该选择所放弃的其他最优用途的代价来衡量的。即一项资源被用于一种产品生产时的机会成本,是指这一资源用在其他用途上可以得到的最高价值。例如,如果一个专业管理人员在煤矿劳动的年薪是1万美元,而在机关工作的工资是0.8万美元。那么,他选择放弃工作而就读于一所免费社会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1万美元。

    当资源有不同的用途时,选择就是要权衡这些不同用途所带来的好处与成本。这样,经济问题的解决就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经济学正是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个基本经济问题展开讨论的。

    3.生产可能性曲线

    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来说明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内部的商品组合点表示以现有的生产能力能够实现,但并不是最大数量的组合,即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曲线上的商品组合点表示社会已经处于最大的生产状态,增加任何一种商品都必然会减少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的;在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点表示以现有的生产能力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可见,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对社会可以提供商品数量的限制。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三个重要概念。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来满足这种欲望的大炮与黄油也应该是无限的。但由于资源有限,这个社会不能生产无限的大炮与黄油,这就表明社会存在稀缺性。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是无法实现的产量组合,这就表明稀缺性的存在。

    在存在稀缺性的情况下,人们必须做出生产多少大炮与黄油的决策。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选择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人们所做出的选择。

    在资源既定时,多生产1门大炮就要少生产若干吨黄油,或者说为了多得到1吨黄油就要放弃若干门大炮。所放弃的若干门大炮正是得到1吨黄油的机会成本。例如,从A点到B点,为了多生产1万吨黄油(从零增加到1万吨)就必须放弃1万门大炮(从10万门减少为9万门)。所放弃的1万门大炮就是生产1万吨黄油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