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微观经济学

院校:西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1 14:17:21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与宏观经济学对称,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构成部分。

    “微观”的英文为“micro”,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小”。所谓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中单个家庭、厂商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一般把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进行经济决策,如何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经济学称为微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

    1.理性人  理性人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经济人”,指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是利己的,其经济行为都是完全合乎理性的,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

    2.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人对自己所必需的信息都能够完全并且及时地掌握;指单个经济单位可以免费、快速、准确地获得各种市场俏息。

    3.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指价格能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用,使整个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这此假设虽然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但经济分析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就无法获得结论。

    (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价格理论

    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这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2.消费者行为理论

    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物品的消费上而实现效用最大化,这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一“需求”的进一步解释。

    3.生产者行为理论

    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家一“供给”的进一步解释。

    4.厂商均衡理论(市场结构理论)

    研究企业在不同结构市场上的行为与市场均衡,如果说均衡价格理论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决定问题,这一部分就是研究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决定问题。

    5.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

    研究产品按照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利益集团,即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涧如何决定,这部分主要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

    6.市场失灵理论

    由于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与信息不对称,价格调节并不总是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这就称为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