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宏观经济学

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发布时间:2025-03-01 14:19:09


    宏观经济学

    “宏观”的英文为"macro",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大”。“宏观经济学”这个术语,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于1933年在(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与推动问题)一文(伦敦,1933中  提出的。作为与“微观经济学”相对称的术语在教科书中被首先使用,则是在美国肯尼斯·博尔丁的(经济分析)一书中(纽约1948)。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以1936年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出版为标志。所谓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

    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20世纪30年代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使经济学家意识到,如果只撤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经济就无法解决失业等问题,无法自行度过危机,就会在资源稀缺的同时产生资源的浪费。稀缺性不仅要求使资源得到恰当的配置,而且还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够的。

    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人类不仅能利用市场机制,而且还能在遵从掂本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调节,这就是政府的作用,政府可以观察与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并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调节。整个宏观经济学就是建立在对政府调节经济能力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国民收入理论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资源利用情况和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国民收人决定理论就是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分析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的规律。这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研究失业的种类和统计,阐述通货膨账形成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等等。宏观经济学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和GDP 联系起来,分析其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逾径。

    3.经济周期理论

    研究经济周期的不同特征,并对周期波动的原因进行解释。

    4.经济增长理论

    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人口的增长和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5.开放经济理论

    现实的经济都是开放型的经济,开放经济理论要分析一国国民收人的决定与变动如何影响别国,以及如何受到别国的影响,同时也要分析开放经济下一国经济的调节问题。

    6.安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组成。货币政策是指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