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收人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它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但GDP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在衡量国家总体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如果盲目地追求和崇拜GDP,将导致社会层面、经济层面中真正需要关注的领域被忽视。
(一)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
一是GDP是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交易价格计算出来的,而非市场交易活动则无法计入经 济总量。因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市场经济落后的国家,大都存在着不少非市场性的商品和劳务活动。比如,生产者自给自足性质的劳务、家务“物物交换”等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价值,由于没有通过市场交换而没有体现出其交换价格,因而遗漏于GDP之外。而这些自给自足性质的经济活动、如果改为由雇工或保姆来承担,并由雇主付给雇工或保姆工资,通过工资来体现这项经济活动的交易价格,有了交易价格,这些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就可以计人GDP总量了、而在这时,一国的GDP就上升了,但国民经济实际产出并没有增加。事实上,一个国家市场化程度越低.GDP遗漏的可能性就越大,GDP 也就越低;反之,一个国家市场化程度越高,GDP遗漏的可能性就越小,GDP也就越高。
二是非法交易活动也是GDP的遗漏点。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非法经济交易活动。比如,非法的地下工厂和地下生产、各种形式的黑市交易、为偷税漏税的走私活动等;虽然这些非法经济活动也经过市场交换,有其交易价格,但因为是黑市交易,是暗中私下进行的,因而也无法计人GDP,成为GDP 的一个遗漏点。因此,GDP 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
(二)国内生产总值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及其国民福利
企冀依赖经济的增长,以获得更多的社会福利是国民的希望。虽然GDP指标能反映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及其经济总量的变化,但实际上人们的收人却不一定能随着每年GDP的高增长率而有所提高,人们所得到的社会福利也不一定能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得到应有的改善。
比如,在GDP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人们却忙于工作、苦于加班而无奈放弃假日和休闲,从而造成人们闲暇时间和感受人生、享受生活时间的减少,而闲暇时间的减少,就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在GDP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社会福利却在减少;而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增加人们的福利,但却不一定能表现为GDP的增长和经济总提的增加;产品分配制度也是决定和影响人们社会福利水平和状况的主要因素,但经济总最作为一个衡最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无法反映社会分配制度和产品分配情况;因而无法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比如,A,B两个GDP相等的国家,如果A国收入分配制度科学合理、社会平等,而B国则贫富不均、贫困两极分化严重,那么,A国由于分配制度科学合理,社会平等,国民福利就好;而B国则由于分配制度不合理、社会不平等,国民福利就差了。因为B国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即在GDP 增长和财富增长的同时,贫穷也在累积。又如,A.B两个GDP 相等的国家,如果A国行政费用庞大,而B国则卫生、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社会劳保投人多;显然;B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状况就比A国好得多。也就是说,社会财富的分配和投向不同,给AB两国国民带来的生活影响和福利是不同的。但GDP及其统计指标恰恰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一个“数量“概念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的GDP
仅仅记录和反映以价格为条件的市场交易活动,也只是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和内容。比如,某国或某地区赌博业和色情业昌兴;由此带动了该国GDP水平的提高,但不能凭此就说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国民福利都提高了。此外,GDP不能体现一国的产品或劳务类别和内容,即不能说明一国的经济结构。比如,两个GDP相等的国家,一个国家以开发和生产电脑软件为主,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或加工民用产品,显然,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不在一个档次。
此外,在一个工业社会里,经济总量的增加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城市噪音、交通拥挤的增加;同时;GDP也未能对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进行道德判断,比如我国假冒、伪、劣产品,有毒、有害产品同样招摇和欺骗市场;而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得病者成为拉动GDP的动力,如此种种都是GDP指标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