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中国的供给侧改革

院校:凯里学院 发布时间:2025-03-04 10:29:29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

    2015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解决中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叉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与“供给侧”对应的就是“需求侧”。在传统的需求管理思路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加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拉动出口;而从供给侧来看,则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供给和生产端,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来“提质增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木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