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分类
对于通货膨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一)按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三种类型,即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一般认为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恶性影响,甚至还有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缓慢而持续的价格上升能对经济和收入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在100%以下。这时,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这种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因为当这种通货膨胀发生以后,由于价格上涨速度快、上涨幅度大,公众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因而会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持自己,如将货币换成房产、汽车、黄金和珠宝等保值商品,或者大量囤积商品,从而使得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均衡遭到破坏,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被破坏,经济体系受损。
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发生这种通货膨胀时,价格持续猛涨,人们都尽快地使货币脱手,从而大大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其结果是货币完全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货币的购买力大幅下降,各种正常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致使货币体系和价格体系最后完全崩溃,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社会动乱。
(二)按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
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可以将通货膨胀分成两种类型,即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指人们没有预料到价格会上涨,或者是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了人们的预计。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指人们预料到价格会上涨。
(三)按对不同商品的价格影响的大小分类
按照对不同商品的价格影响的大小,可以将通货膨胀分成两种类型,即平衡的通货膨胀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平衡的通货膨胀,指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这里所指的商品价格包括生产要素和各种劳动的价格,如工资率、租金、利率等。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