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也就是说;在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井不存在替换关系,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线。并且,在长期中,经济总能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因此,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不会影响长期中的失业率水平。
由于人们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所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将不断移动,从而形成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假定某一经济体系处于自然失业率为u、通货膨胀率为3%的A点,此时若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以使失业率降低至u,由于扩张性政策的实施,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通货膨胀率上升至6%。由于在A点处,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3%,而现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为6%.高于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从而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导致厂商生产积 极性提高,产出水平和就业率增加,于是失业率下降到w,于是就会发生图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C,(P=3%)所示的情况,失业率由u下降到u,而通货膨胀率则从3%上升到6%。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短期的,经过一段时间,工人们会发现价格水平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的下降,这时他们便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与此同时,工人们会相应地调整其预期,即从原来的3%调整到现在的6%。伴随着这种训整,实际工资回落于原有的水平,相应地,企业生产和就业也都回到了原有的水平,失业率义回到了原来的u,但此时、终济已经处于具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预期(即6%)的B点。
以上过程重复下去,在短期内,由于工人不能及时改变预期,存在着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表现在图形上,便有诸如 PC,PC,的各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随着工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不断地上升。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的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PC。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换句话说,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