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现代经济中仍有一定影响的保护贸易理论主要有下面一些观点。
(一)加剧失业论
这种观点认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会减少国内的工作岗位,从而加剧失业,当一国向他国进口纺织品时,该国的纺织行业失业就会增加,尽管增加出口也会创造一些工作岗位,但原来纺织行业的人由于年龄、技术等限制、无法进人新行业,这就加剧了失业。
(二)国家安全论
有些行业影响到国家安全,如钢铁,如果实行自由贸易,这些行业消失,完全依靠进口。一旦出口国与进口国成为敌对国,进口国的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或者出口国会把这些出口品作为威胁对方的武器。因此,从国家安全出发,也应该对某些行业进行保护。
(三)民族产业论
民族产业论是为了使国内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得以发展而进行保护的保护贸易理论。落后国家的新兴行业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为了使落后国家的这些行业得到保护,就应该实行保护,最少是暂时的保护,等这些行业发展起来,能与发达国家抗争之后再放开。
(四)战胳性保护论
战略性保护论是为了建立国内有竞争力的行业而进行保护的保护贸易理论。这就是说,比较优势不一定自然存在,可以人为地创造,建立战略性行业正是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要建立这种行业,并使之具有规模经济,一是要靠国家支持,二是要保护国内市场。这种理论颇为流行,其实与幼稚产业论颇为相似,不过强调了不是保护一些幼稚产业,而是重点保护未来有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
各种理论都要说明保护贸易政策的有利性与合理性。这些理论至今仍有相当影响,这正是保护贸易主义经常拾头,国际贸易中纷争与贸易战从末停止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