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成考函授《宪法学》学习课程—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院校:湖南工程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11 11:21:41


    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我国1954年宪法在总纲第3条,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的第87条、第94条、第95条等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重要基本原则、制度的规范内容、人民所享有的基本文化权利和人民必须得到切实保障的文化权益等作出了原则规定,并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人,为文化制度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1975年宪法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仅仅强调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和文化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没有具体规定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1978年宪法纠正极“左”错误,对文化制度的部分内容作出规定。现行《宪法》序育以及总纲第19条、第20条、第23策、第24条等条款都对文化建设作了规定。

    现行宪法中文化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城的指导地位、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体育事业、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事业、对人才的培养等内容。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城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经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科学理论。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为我国的文化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武装头脑,动摇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新时代,要坚持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救育,进行艰苦创业的精神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抵制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

    2.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亚在片养人民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促进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社会主义道他救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个人品德、补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

    3.文化教育

    要在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祟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文化教育,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高人们对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4.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

    纪律教育就是培养人们执行纪律的自觉性,使之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其主要内容有:使人们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觉抵制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等。法治教育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基本方针和法徘掂本知识的教育,使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养成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三)加强科学文化体育建设

    科学文化体育建设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科学文化体育建设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与思想道德建设相辅相成。《宪法》第20-23条等对科学文化体育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基本内容如下:

    1.发展科学事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事业,对于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宪法》第20条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这一规定将发展科学事业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义务。依据这一规定,国家负有推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责任,也负有推动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的义务。

    2.发展文化事业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包括文学艺术、新陶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事业等多个方面,其基本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宪法》第22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  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依据这一规定,国家建立了各个文化领城的具体文化制度,比如出版管理制度、电影管理制度、文物保护制度等。此外,体育事业是我国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本政策。

    3.保障公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

    《宪法》第47条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对于公民的文化活动自由,国家有尊重和保陈的义务,不得随意干涉公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同时,国家对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四)加强人才培养

    文化建设,人才为本。《宪法》第23条规定:“国家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扩大知识分子的队伍,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发展科学事业和文化事业离不开人才,知识分子是其中的重要力量。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扩大知识分子队伍,保护著作权、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条件等方式,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加快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