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装卸搬运。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中的任何活动都会伴随着装卸搬运的发生。装卸搬运的作业效率在很大程度制约着其他作业环节的效率高低。同时装卸搬运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货损货差的现象,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一2006)中装卸搬运的定义:装卸(Loading and Unloading)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人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主要包括物品的装载、卸货、移动、货物堆码上架、取货、备货、分拣等作业以及附属于这些活动的作业,通常指物品上下方向的移动。搬运(Handing/ Carrying)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装卸搬运在现代物流作业。
(5) 配送。配送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形式,它将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起来,既包含商流活动,也包含物流活动中若干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较小范围内的物流活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中配送的定义: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6)流通加工。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中流通加工的定义: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是指根据客户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话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领域从事的简单生产活动,具有生产制造活动的性质。它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
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的延续,在企业物流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流通加工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加工方式,往往以简单加工解决大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其提供的利润并不亚于从运输和仓储中挖掘的利润,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来源。
(7)物流信息处理。物流活动的有效性必须依赖于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6)中包物流信息的定义: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信息有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信息来源多样化等特点。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如何运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尤为重要。信息技术 (nfo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物流信息技术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应用,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主要由通信、软件、面向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于各种通信方式基础上的移动通信手段、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地理信息(G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现代尖端科技。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城的使用,对提高物流的现代化作业水平、减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而都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