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定义。
众所周知,人类无法预测未来,只能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推测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因此其不确定性会比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大很多,所以项目风险的可预测性也就差得多。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成为必要,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在国际上具有形成普遍的实践。
风险管理在每个国家其定义不同。例如,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提出了对风险管理的重建。他们提出风险的控制和分散、风险的补偿和转嫁、风险的防止、回避和抵消。
而美国则是从“二战”以后才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把风险作为经营合理化的手段,一些欧洲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接受风险管理的概念。日本则对该研究有深刻了解。
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报告,将风险管理总结为以下三个定义:风险管理是系统进行识别与评估风险因素的形式化过程;风险管理是通过进行识别和控制可以引发不希望的变化的潜在领域和事件的形式和系统的方法;风险管理是在项目过程中识别和分析风险因素,果用相关对策的决策科学和决策艺术的有机结合。
(2)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过程是组成风险管理的主要阶段。
不同组织或者个人对风险管理的划分不同,美国系统工程研究所将风险管理过程分成六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跟踪、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沟通。中国学者邱菀华认为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别是风险规则、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总结多位学者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分析,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的循环过程。
①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对风险的识别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必须依靠对各种客观的会计、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发现各种风险的损害情况。一般风险识别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识别:风险识别询问法、流程分析法、财务报表法、环境分析法、现场勘测法等。
②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历史统计资料、外推法和理论分布分析等,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风险估测的重要性在于不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最化,为选择最佳管理技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③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用某一尺度衡量风险的程度,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序。可通过AHP方法和 SAVE方法进行分析和 平价。同时对风险处理,需发生一定的费用。
若所发生的费用超过出于风险事故所造成的失,这样的处理措施就不值得采取。风险处理方法一般有风险控制与对策回避.损失控制、分离、分散和保险等。
④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与实施最佳风险管理技术是风险管理的第四步。实际中,通常采用几种管理技术优化组合,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风险管理技术分为两大类,一为控制型技术(Control Method);另一为财务型技术Financing Mecthod),前者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则是在实施控制技术后,对无法控制的风险所做的财务安排。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将消除和减少 风险的成本均匀地分布在一定时期内,以便减少因随机性的巨大损失发生而引起的财务上的波动,通过财务处理,可以把风险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
⑤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竹现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
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是否他以最小的风险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成本的大小等于为釆取某项管理技术所支付的各项费用与机会成本之和,而保障程度的高低取决于由于采取了读项情珊技术后减少的风险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之和,若前者大于后者,说明该项管现技术是不可取的;若后者大于前者,该项技术是可取的,但不一定是最佳的。从经济效益来讲,最佳技术是指各项可供选择的技术中,下述比值最大的风险管理技术。
⑥风险管理周期。
风险管理周期是指风险管理的五个阶段,即风险识别、估测、评价、技术选择和效果评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
(3)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分析的第一个步骤是风险识别,目的在于减少项目结构的不确定性。风险识别是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个流程,在此将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帮助管理者识别项目风险。
①风险识别询问法。
风险识别询时可以选择座谈会方式,选择管理学中推荐的“头脑风暴法”漫谈项目风险,而项目风险经理需要做好全面的详细记录,加以冷静思考,去除不合理成分,留其精华。同时也可以采取德尔菲法,事先设计好问卷发给在座被征询意见者,回收以后分门别类或者按照事先给定的权重挑选出正确合适的风险因素。
A.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指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最,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B.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调查法,专家判断不单单适用于风险识别,还适用于预测及决策过程。此方法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兰德公司首先使用后便开始在世界盛行起来,它的应用如今非常广泛。德尔菲法实施过程中,始终有两方面的人在活动,一是预测的组织者,二是被选出来的专家。
德尔菲法的工作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在每一步中,组织者与专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开放式的首轮调研.评价式的第二轮调研、重审式的第三轮调研和复核式的第四轮调研。
②财务报表法。
财务报表法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来识别和分析企业每项财产和经背活动可能漉酒到的风险,通过资产分析负债表、背业报表以及财务记录,项目风险经理有可能会识别出本企业或项目当前的所有财产、责任和人身损失风险。
财务报表法是企业使用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因为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经营的优劣最终体现在企业资金流上,风险发生的损失以及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都会作为负面结果在财务报表上表现出来。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各种详细附录就可以成为识别和分析各种风险的工具。
③流程图法。
流程图分析法又称“物流系统分析法”。即通过分析生产流程过程发现企业所面临的危险。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将企业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包括进货、选料、制造、包装、存储、发售、运输等各阶段,按顺序建立一张详尽的总流程图和各分流程图,然后再对各阶段逐项进行分析,以发现可能遭遇到的各种危险及其潜在的危险因素。
它的潜在损失风险包括财产损失、责任损失、人员损失。
④现场视察法。
在现场视察时,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现场的相关设施和操作,同时需要运用到一些仪器设备进行踏勘,识别并防止项目的潜在损失。同时,对于项目风险的识别还有相关部门配合法、索赔统计记录法和环境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