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动售货机入驻。2013年8月,微信与友宝合作,天津自动售货机可以微信支付,同年10月,北京也推出类似服务。
(3)电子商务入驻。除了在腾讯系的易迅网开通之时入驻之外,聚美优品在2013年9月16日接入微信支付。同年9月22日,唯品会也接入微信支付。
(4)公众号优势发挥。微信深刻地认知到自身的公众号优势,2013年9月22日,香港航空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微信支付”功能。这也是微信公众号支付场景的开始,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通公众号内的微信支付功能,甚至包括政务部门。
(5)线下活动培养用户习惯。2013年10月10日,腾讯旗下的支付平台财付通在广州启动微支付的街头路演,在正佳广场、天河城、中华广场等重点商围,可以体验微 支付扫码购物。
(6)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解决安全问题。安全一直是微信支付备受诟病的问题,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巴巴,都以安全为由进行封杀。微信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全额赔付保障,承诺“你敢付,我敢赔”,解决了消费者心理上的不安全问题。
(7)百货支付场景拓展。2013年10月24日,微信与斯世界百货合作,由此开始了商户合作拓展。
(8)招募商户。由于微信自身缺乏力量进行推广,因此其招募商户来拓展场景。
2013年12月,微信开始招募商户,其中包括综合型B2C商城、垂直型B2C商城和品牌商,支付费率最低0.6%,要求保证金5万元。在2014年3月,保证金又降低到2万元。同年9月,徽信取消保证金,体现了微信招某商户的力度。
各个策略的成功实施,让微信支付有了较好的开局,从用户热悉方式的营销活动推广,到安全保险的推出,再到商户招募,微信支什的 2013年,一直在打造自己的基础。而微信支付的真正发力是打车软件大战,以及微信红包的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