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归因理论(第二节)

院校:广东成人高考 发布时间:2022-08-16 17:21:12

     六、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试图根据不同的归因过程及其作用,阐明归因的各种原理。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韦纳从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成败的原因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四个方面,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①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与归因于能力相比,无论对成功或失败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②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③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维度。值得一提的是,可控性具有相对的意义,它常因人的观点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如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不容易控制的,但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影响,有时会使人加倍努力学习,所以,如何进行归因训练就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韦纳等人认为,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要求归因时不仅从行为上进行分析,而且从认知(特别是思维)情感和人际关系中来分析,为改变差庄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