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内蒙古财经大学函授,业余高升本,专升本,高升专各需要参加成人高考,我校按考试院划分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录取,被我校录取后再以函授,业余,远程教育,等形式学习,函授就是利用寒假和暑假进行学习,业余利用周末学习,远程教育利用网上平台进行学习。学费严格按省物价局规定收取,学费按年交。学生缴费后到我校就近的函授站教学点进行学习,成绩各科合格二年半颁发毕业证书。本科学生成绩良好,毕业论文优秀,参加学位英语考试,颁发学士学位证书。电子注册,终身可查。
内蒙古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数智赋能财经,服务区域发展”为办学导向,立足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需求,构建了“财经教育+产业创新+终身学习”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学院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开设会计学、金融工程、数字经济等18个特色专业,创新开发“草原碳汇金融”“能源产业链管理”等前沿微课程群,为政企管理人员、中小企业家、乡村振兴带头人提供精准化财经能力提升服务。
学院聚焦“数字内蒙古”战略,建成自治区首个“财经大数据产教融合中心”,集成虚拟商业仿真、区块链财务沙盘等实训模块,与蒙商银行、伊利集团等共建“智慧财税”“绿色金融”产学研基地21个。自主研发“牧区电商数据分析平台”“跨境贸易风险管控系统”等技术成果,年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投融资实务”等专题培训70余场,获省部级产教融合项目奖4项。
首创“财经+科技+民族特色”育人模式,开设“蒙商数字化转型”“北疆口岸经济实务”等特色班,学员主导的“草原羊绒供应链金融优化方案”获全国财经类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师资队伍中65%教师具备注册会计师、金融分析师等执业资质,主编《民族地区金融创新案例》《数字经济与区域发展》等特色教材12部,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19项。年均培养学员1.3万人次,毕业生超75%扎根自治区财经领域,成为推动“草原云谷”建设与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智库力量。
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以“数智引领财经,绿色赋能未来”为办学理念,紧密对接自治区产业转型与“双碳”战略,构建了智能会计、绿色审计、大数据财务协同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学院开设智能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本科及硕士专业,其中会计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有自治区首家“数智财务产教融合中心”及“草原生态会计与审计重点实验室”。
学院聚焦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自主研发“牧区电商财务智能分析系统”“草原碳汇资产计量模型”等核心技术,与伊利集团、蒙草生态等20余家企业共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年均开展“光伏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绿色供应链审计”等实战项目50余项。近三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草原生态补偿会计制度研究》等课题14项,出版《智能财务与边疆经济融合实践》等专著8部,牵头制定《乳业供应链碳审计规范》等地方标准3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6项。
创新“场景化+认证式”培养模式,引入ACCA、CMA国际认证体系,开设“新能源企业财务决策虚拟仿真课程”,学生团队设计的“稀土贸易区块链审计平台”连续三年获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师资队伍中70%教师具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65%拥有蒙牛、包钢等企业财务顾问经历,年均指导企业完成智能化财务改造项目30余个。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8%,超80%扎根自治区能源、生态、乳业等领域,成为推动“绿色内蒙古”建设的财务中坚力量。
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以“融通北疆,绿创未来”为办学定位,聚焦边疆金融创新与绿色发展战略,构建了绿色金融、数字金融、跨境投融资协同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学院开设金融工程、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专业,其中“金融学”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有“中蒙俄金融创新实验室”及“草原生态金融研究中心”。
学院深耕绿色金融实践,自主研发“草原碳汇资产证券化模型”“牧区普惠金融智能风控平台”等技术,与蒙商银行、伊利集团共建“绿色金融产品设计”“数字人民币应用”产学研基地12个,年均开展“新能源项目融资”“口岸跨境结算实务”等专题培训30余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边疆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等课题9项。
创新“虚拟仿真+区块链”教学模式,开发“数字货币沙盘实训系统”“草原生态补偿金融工具设计”特色课程,学生团队设计的“中欧班列供应链金融优化方案”获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特等奖。师资队伍中60%教师持有CFA、FRM等国际认证,70%参与自治区绿色金融政策制定。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6%,超75%扎根边疆金融机构,成为服务“中蒙俄经济走廊”与自治区绿色转型的金融主力军。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以“守护生态底色,赋能绿色发展”为使命,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边疆资源经济转型,构建“生态经济+双碳战略+智慧管理”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学院开设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碳资产管理等特色专业,建有“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及自治区首个“草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实验室”。
学院深耕草原生态经济实践,研发“牧区草畜平衡碳交易模型”“矿区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系统”,与蒙草生态、内蒙古森工集团共建产学研基地15个,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草原碳汇市场化路径研究》等课题12项,主导制定《生态补偿核算技术规范》地方标准2项。
创新“虚拟仿真+田野调查”教学模式,开发“风光电项目经济分析沙盘”“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等实训场景,学生团队设计的“光伏治沙经济价值评估方案”获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一等奖。师资队伍中60%教师参与自治区生态政策制定,主编《边疆资源经济案例库》等特色教材7部。毕业生超70%扎根生态治理、绿色能源一线,成为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的核心智库力量。
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商学赋能北疆,创新驱动转型”为办学使命,聚焦自治区产业升级与蒙商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智管理+绿色经济+草原特色”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学院开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有“羊绒产业数字化创新中心”及“绿色供应链虚拟仿真实验室”。
学院深耕草原特色产业实践,与鄂尔多斯集团、伊利乳业共建产学研基地18个,研发“羊绒供应链区块链追溯系统”“乳业低碳物流优化模型”,年均开展“蒙商品牌数字化营销”“新能源装备智能运维管理”等实战项目40余项。近三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草原特色产业绿色转型路径》等课题11项,主导制定《绿色牧场供应链管理规范》地方标准2项。
创新“项目贯穿式”教学模式,开发“草原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虚拟仿真课程”,学生团队设计的“牧光互补园区智慧运营方案”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师资队伍中70%教师具备企业高管或行业顾问经历,主编《蒙商数字化转型案例集》等教材6部。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7%,超80%扎根能源、生态、商贸等领域,成为推动“绿色蒙商”品牌建设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以“数智赋能财经,守护边疆安全”为办学定位,聚焦数字经济与边疆安全融合发展,构建“财经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安全”特色学科体系。学院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区块链工程等专业,建有自治区首个“北疆数字经济安全实验室”及“口岸贸易区块链技术中心”。
学院深耕边疆数字化场景,自主研发“中蒙俄跨境贸易区块链监管平台”“草原生态遥感监测大数据系统”,与满洲里海关、内蒙古电力集团共建产学研基地14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寒地区能源大数据安全》等课题8项,制定《口岸数字清关技术规范》地方标准2项。
创新“攻防实战+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开发“智慧能源安全虚拟靶场”“蒙汉双语金融风控沙盘”等特色课程,学生团队设计的“牧区光伏运维智能预警系统”获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师资队伍中65%教师具备CISP、区块链开发认证资质,年均服务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20余项。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6%,超75%扎根边疆数字政务、能源安全等领域,成为护航“数字内蒙古”建设的核心技术力量。
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以“法润北疆,护航发展”为办学使命,聚焦边疆经济法治与生态保护需求,构建“财经法务+民族法治+绿色司法”特色学科体系。学院开设法学、经济法、草原生态法治等方向,建有“边疆经济法治研究中心”及自治区首个“中蒙俄经贸法律争端解决实验室”。
学院深耕边疆法治实践,参与制定《自治区绿色矿山条例》《草原生态补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与内蒙古高院、蒙草生态共建“生态司法研究基地”10个,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草原碳汇产权制度构建》等课题7项,研发“口岸贸易合规智能审查系统”获全国法律科技应用创新奖。
创新“案例实战+双语教学”模式,开发“虚拟法庭”“草原生态法治VR实训”等课程,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师资队伍中60%教师具有执业律师资格或地方立法咨询经验,主编《边疆经济法治案例集》等特色教材5部。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5%,超70%扎根自治区司法、企业法务及“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一线,成为边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中坚力量。